400-001-8487
返回
新医保政策 | 临床量表评估操作与计费全指南
2025/08/30

1.政策重构:从“分散管理” 到 “体系化计费” 的突

image.png

新医保政策针对临床量表评估的核心调整,在于打破原有分散的项目管理模式,建主项目+ 加收项 + 扩展项” 的体系化框架,让计费更精准、操作更清晰。

在项目设置上,政策将过去众多零散的量表评估项目,整合为“临床量表评估(自评)” 和 “临床量表评估(他评)”两大主项目 —— 前者由患者独立完成填写,后者需医务人员协助评估。

同时,创新性增设“加收项” 与 “扩展项”加收项根据单日同一评估方式下的量表总条目数分档,甲类(≤20 条)仅收主项目费用、无加收,乙类(21-40 条)、丙类(41-100 条)、丁类(≥101 条)需按对应标准加收,且仅按最高档收取,不逐档累计;扩展项涵盖AI 辅助自评 / 他评、6 岁及以下儿童他评两类场景,仅拓展适用范围,不额外增加收费,价格与对应主项目保持一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政策明确临床量表需为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技术规范准许使用的类型,且医保计费规则与量表自身的临床评分逻辑无关。这意味着,即便计费方式改变,医务人员开展评估时,仍需严格遵循临床诊疗规范和量表评估手册,确保评估结果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2.操作细则:条目计算与医嘱下达的规范要点

image.png

合规开展临床量表评估,需精准掌握条目计算规则与医嘱下达要求,这是避免计费争议、保障服务质量的核心环节。

在条目计算上,需根据问题类型差异化统计:选项式问题(如“是 / 否”“1-5 分选择”)1 条计 1 条;非选项式问题(如描述症状、记忆测试、论述感受、操作考核等)1 条计 2 条;混合式量表(同时包含两类问题)则分别计算后累加总数。例如某量表包含8 道选项题与 6 道操作题,总条目数即为 8×1 + 6×2 = 20 条,对应甲类加收标准。

医嘱下达环节,政策推荐优先使用临时医嘱,按次收费可有效避免重复计费;长期医嘱因量表评估频次不固定(如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评估时间),一般不建议采用医嘱内容需清晰标注主项目、加收项(若符合条件)及扩展项,例如“临床量表评估(他评)- 乙类加收”“临床量表评估(他评)- 儿童评估(扩展项)”。同时,需遵守三大原则:同一天内同一评估方式仅收取一次主项目费用自评与他评属于不同主项目,如SDS(抑郁自评量表)与 HAMD(汉密尔顿抑郁他评量表)同日开展可分别计价;跨学科评估(如精神科联合神经科开展评估)需提供必要性说明,经审核后可分别计费

3.实战案例:从条目统计到医嘱下达的完整示范

image.png

结合实际临床场景拆解案例,能更直观理解新政策下的计费逻辑与操作流程,以下为两类典型场景的详细示范。

场景一:单日多量表他评

某患者因病情需要,同日接受BPRS(简明精神病量表,18 条选项式)与 SANS(阴性症状量表,24 条选项式)评估。第一步计算总条目数:18 + 24 = 42 条,对应丙类加收标准。假设主项目费用为 30 元,丙类加收费用为 30 元,总收费为 30 + 30 = 60 元。

医嘱下达参考:①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18 条)—— 仅记录评估项目,不收费;②阴性症状量表 SANS(24 条)—— 仅记录评估项目,不收费;③临床量表评估(他评)—— 收费项目,30 元;④临床量表评估(他评)- 丙类加收 —— 收费项目,30 元。

场景二:6 岁以下儿童他评

6 岁儿童需进行 CARS(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15 条选项式)评估,总条目数 15 条,对应甲类加收标准(无加收)。因患者为 6 岁及以下儿童,需使用 “他评 - 儿童评估” 扩展项,仅收取主项目费用 30 元。

医嘱下达参考:①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 CARS(15 条)—— 仅记录评估项目,不收费;②临床量表评估(他评)- 儿童评估(扩展项)—— 收费项目,30 元(无需添加加收项医嘱)。

4.风险规避:这些禁区与注意事项必须警惕


在实际操作中,需严格规避四类禁止行为,同时关注地方政策差异,避免触碰医保合规红线。

禁止行为包括:

1、同一主项目重复收费,如同一天内对同一患者重复收取“临床量表评估(自评)” 费用;

2、同一扩展项重复使用,例如同一评估同时标注“AI 辅助他评” 与 “儿童他评”(两者不可叠加,需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其一);

3、逐档累计加收,如总条目50 条(属丙类),不可先收乙类加收费用再收丙类加收费用;

4、无必要性说明的跨日拆分评估,即不得为增加收费将单次可完成的评估拆分为多日进行。